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30日在国新办举办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.6万亿元,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。
如果市场行情向有利方向发展,配资比例高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。然而,如果市场行情逆转,配资比例高的投资者将面临更大的亏损。这是因为,当市场下跌时,配资资金将被优先偿还,而自有资金将承担更多的损失。
数据显示,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,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,目前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。汽车、集成电路、锂电池等高技术、高附加值、绿色产品2023年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7.3倍、1.8倍、15.2倍。
“这些数据客观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外贸规模更大、结构更优、活力更强。”赵增连称。
持续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
针对上半年进出口数据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认为,总的看,上半年我国外贸创下了新高,经营主体活力充足,传统动能优势稳固,新动能也不断涌现,外贸持续向好基础扎实,成绩来之不易、鼓舞人心。
下半年我国外贸能否延续平稳增长态势?“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地缘政治风险也较高,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,对全球产供链造成的干扰也逐步显现,红海危机等导致的航运堵塞、运费上涨,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,下半年外贸保持增长,我们认为还是面临不少挑战。”吕大良说。
“海关将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持续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,推动拓展中间品贸易,助力先进技术设备、关键零部件扩大进口,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,着力巩固外贸向好态势。同时,我们也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,加强数据监测分析,做好新一轮通关政策储备和供给,助力企业减负降本,全力服务外贸质升量稳。”吕大良表示。
不断完善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海关监管制度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,完善拓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,不断创新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等,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跑出“加速度”。据海关统计,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了1.2倍;初步测算,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
吕大良表示,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,给海关监管服务带来了全新挑战。现在海关每年监管的跨境电商、跨境邮件快件包裹量达70多亿件,平均每天有2000万件左右。
对此,海关也不断创新监管方式,开发应用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,着力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效率。同时,也采取切实措施,确保通得快、管得住。比如,海关总署开展了跨境电商进口食品风险监测、消费品抽样监测行动,开展跨境电商寄递“异宠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等,保障了跨境电商商品质量安全,也防范违禁品入境。
吕大良透露,目前,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“先查验后装运”模式,以及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等措施。海关总署还将不断优化完善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功能,进一步简化流程、优化服务,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和企业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需要,让大家的购物体验更加顺畅,助力我国跨境电商持续高质量发展。
将进一步完善以“1+1+4”为主体框架的海关落实方案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外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较2012年增长超过了17万亿元,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外贸靠前国家一年的进出口量。同期,海关监管货物量也大幅增长了54.5%。进入新时代,外贸的“蛋糕”更大了,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也更足了。
赵增连介绍,当前,海关总署已初步研究形成了贯彻落实的框架思路,这个框架思路概括起来就是“1+1+4”。
其中,“1”是一个目标,第二个“1”是一个总抓手,“4”是四方面重点工作任务。“目标”主要是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,及时调整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、推进海关现代化的总体工作安排,做到与总目标有效承接、同频共振,以海关现代化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;“总抓手”就是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、“智关强国”行动。
“我们目前主要设计了59项举措。下一步,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以‘1+1+4’为主体框架的海关落实方案,明确任务书、时间表、优先序,细化海关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,全面履行守国门、促发展职责使命,当好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,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关篇章。”赵增连表示。
审读:朱建华监制:浦泓毅签发:潘林青股票配资合作